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

如何培養小孩負責任的態度?

 

 

如何培養小孩負責任的態度?請小孩收玩具,只有拿出「家法」才能讓孩子自己收,不然他會說「別人也有一起玩,要一起收」;或是裝可憐「都沒有人幫我」。

 

三催四請才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事,是常見的教養問題。想培養孩子負責任,專家建議如下:

1.幫孩子建立該為自己負責任的認知:告訴孩子哪些事是屬於他自己的事,他有必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,沒有人可以代勞,以及完成後他可以獲得的價值回饋。例如收玩具,家長可給予孩子明確的時間規範:十分鐘或十五分鐘內收好玩具。若孩子還沒有時間感,可運用計時器,告訴孩子,鈴聲響了就代表時間到。在時間內孩子若未達到要求,父母切勿因為孩子做不到就替他完成,結果反而讓孩子養成倚賴或無所謂的態度與習慣。

林佩蓉說,在培養自律小孩的過程中,家長堅定的教養態度是關鍵。四或五歲的小孩不收玩具,家長必須讓孩子了解,不自己收拾的後果,例如不收玩具就不能玩玩具。如果是三歲的幼兒,家長可協助他收拾,但過程中孩子才是主導者,父母扮演的角色是引導者,告訴他如何分類、該收在哪裡……。若孩子有進步,即使只有一點點,父母也一定要稱讚和鼓勵他,讓他感受到自行完成的成就感及滿足感。

2.讓孩子幫忙做簡單的家事:四、五歲的孩子能做的家事很多,例如收拾東西、把東西歸類擺整齊、摺衣服、洗杯子、擺碗筷、擦桌子、擺餐具……等,讓孩子參與家務,可以為孩子帶來「我也可以」的成就感。父母也可以分派一份簡單但例行要完成的任務給孩子,如每天幫忙擺碗筷,養成孩子的責任感。

3.集點獎勵計畫:這是強化孩子正面行為的遊戲。針對你認為孩子該自我負責的事項,列一張清單,並設計一張點數表,貼在家中顯眼處。孩子自己完成他該做的事,即能獲得點數。每日持續追蹤、每週定期將累積的點數兌換成獎賞。獎賞不一定要用物質的東西,有時心理的滿足反而更容易成為激勵孩子的動力。

趙蕙鈴提醒父母,培養孩子自我負責的同時,也要同理孩子的心情。例如該收的玩具是不是太多了,讓孩子感覺壓力很大。孩子也可能不知從何下手,此時大人可給予適切的幫助,引導孩子將玩具分類,安排各種玩具收拾的優先順序,也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原文出處:親子天下

Related Posts:

  • 如何處理手足間的競爭?    老大的心結很重,一直無法容納老二,我試了很多方法都沒效,搞得都要發狂了,不知該如何是好? … Read More
  • 不順孩子的意就亂發脾氣,怎麼辦?  我家弟弟很愛發脾氣,只要不順他的意就生氣,說反話,比如「我討厭媽媽」、「討厭阿嬤」,有時還會丟東西。當下我們通常不予理會,事後再跟他說,他會認錯。但這種情形還是每天發生,該拿他怎麼辦? 當孩子期待落空時,會失望,轉而生氣,這是很自然的情緒。只是當他不知道如何表達時,就只… Read More
  • 三歲的幼兒很喜歡打人,該如何教導?  三歲的幼兒很喜歡打人,該如何教導? 三歲幼兒尚無法有效運用語言來表達感受或需求,所以在天生氣質上反應強度強、較急躁衝動的孩子,會用打人的行為來表達。由於幼兒打人並非故意攻擊或暴力,父母只要心平氣和的引導,孩子會逐漸以較成熟的情緒行為模式來取代打人的行為。 1. … Read More
  • 「沒問題!」這句話是讓孩子快速成長的魔法用語  西角慶子◎著 謝佳玲◎譯 「沒問題!」   「激勵話語」有很多,如果媽媽能將其中這一句「沒問題!」時常掛在嘴邊的話,小孩未來發展的可能性,將出現極大的不同。 「沒問題!」絕對不是一句用來敷衍他人的場面話。小學六年級的藤原雅美同學,因… Read More
  • 【好文分享】彼得‧杜拉克的職場哲學 上了這麼多年班,突然一早上進公司,總務就發個紙箱給你,還站在一旁盯著你收拾東西,連電腦也不許開,收拾好了就走人。事情過了個把月,你還是氣憤難消。 你說看到昨晚的電視新聞,上千名失業勞工聚在勞委會抗議,你也真想去抗議。 說來也巧,昨天中午我正好經過勞委會,所以對於他們抗… Read More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